发布日期:2025-01-25 21:47 点击次数:96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
最是书香能致远
新年伊始,读新书
《埃隆·马斯克传》沃尔特·艾萨克森 著中信出版社2023年9月出版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塔拉·韦斯特弗 著南海出版公司2023年4月出版
《全球科技通史》
吴军 著中信出版社2019年4月出版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
“科学人生·百年”项目组 编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我胆小如鼠》
余华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4年5月出版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迈克尔·J.戴蒙德 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24年1月出版
《我看见的世界》
李飞飞 著中信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王力 主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年11月出版
北岛曾写:读书来自生命中某种神秘的动力,与现实利益无关。而阅读经验如一路灯光,照亮人生黑暗,黑暗尽头是一豆烛火,即读书的起点。无论是驱赶迷茫,还是对抗焦虑,阅读都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黑暗尽头的无尽光明。
随着2025年的到来,岁月的车轮又向前滚动了一圈。新一年的开启方式,每个人各不相同。有人叫上朋友,开车前往城市近郊的民宿,用一场聚会庆祝新年到来;有人早早规划好了行程,坐上飞机,开启自由的旅程;也有人选择与书籍作伴,在都市喧嚣的今天,沉浸在文字安静的港湾。
在过去的一年里,或许你在擅长的领域有所成就、志得意满,又或许有所遗憾,不过生活本没有一纸蓝图,更没有标准答案。脚步丈量不到的地方,文字可以。循着字里行间的墨香,我们以书为伴,不仅会让现实的旅行更加丰富,更重要的是,读书还能让精神突破现实和身体的桎梏来一场灵魂长足的旅行。
新年伊始,读新书。触摸文字的温暖,阅书,读己。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新年第一份书单,去点燃你的2025,书写属于你的崭新篇章,在书香文墨之间,遇见更好的自己!
□凉山州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杨晓虹
本书是美国知名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的最新力作。他形影不离地跟访了马斯克两年多,采访过与马斯克成长、创业密切相关连的几乎所有重要人物,呈现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马斯克。
《埃隆·马斯克传》
全书语言朴实精准,逻辑清晰严密,叙事明白晓畅。作者以马斯克成长时间为经,以互联网、火箭、电动车等的开发与制造为纬,佐以他的婚姻爱情生活、亲友的感受和评判,分短章节,说小故事,引人入胜,读来轻松有趣。一个个短小精悍的故事,似珍珠、如水滴,交错穿插,随着场景的变换,串珠成链,汇滴成河,一个鲜活、立体、充满人间情味的马斯克呼之欲出。
作者沃尔特·艾萨克森,知名传记作家,畅销书《史蒂夫·乔布斯传》《富兰克林传》《爱因斯坦传》《创新者》《列奥那多·达·芬奇传》作者。
《全球科技通史》
大部分人谈到历史的时候,关注的是国家的兴衰、王朝的更替,往往忽视了科技的力量。“文津图书奖”得主吴军博士,首次从科技视角串联历史,以能量和信息两条主线,系统阐述了自智人以来人类文明的演进。
全书从远古科技、古代科技、近代科技和现代科技四个部分,详细描述了几万年来农业、工业、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各个领域关键性的人物、事件及意义,绘制了一幅科技驱动历史的恢宏画卷。
本书既从不同角度对人们熟知的常识进行解读和剖析,又挖掘出许多新的观点,让读者见微知著,感受科技叠加式进步的魅力。通过阅读本书,你将俯瞰一整部人类科技文明史,真正洞察世界变化的趋势,进而消除由于对周围世界缺乏了解、对未来缺乏把控而产生的焦虑。
作者吴军,人工智能、语音识别和互联网搜索专家。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我胆小如鼠》
余华说,“一个人成长的经历会决定其一生的方向”,过往的成长经历不仅影响着他的生活,也成为他强大的创作力源泉。
《我胆小如鼠》曾以《我的故事》为名发表,是余华对自己少年时代的回顾和演绎。余华也曾是一个天生敏感、胆小寡言的少年,在考学、择业等阶段默默地承受着成长所带来的苦涩和无奈,用好奇的眼光和敏锐的感知力探寻周遭的世界。
本书收录了余华创作的《我胆小如鼠》《夏季台风》《四月三日事件》《一个地主的死》四篇中篇小说。这些作品包含着余华的成长经验,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每个人在青春期可能会经历的敏感、自卑和怯懦,让无数挣扎在人生转折期的年轻人产生了共鸣。
作者余华,是当代中国文坛的顶流作家。1987年,余华凭成长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登上文坛,少年内心对世界的敏感质疑、青春期在与他人观念碰撞时的迷惘恐惧等,在余华笔下初露端倪,并成为他日后小说中的重要主题。
《我看见的世界》
《我看见的世界》既是李飞飞的个人史,也是一部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人工智能发展史。
在这本书里,李飞飞回忆了自己从底层移民成长为科学家的非凡经历。她度过了困顿艰辛的青少年时代,但对科学的热爱引领她不断突破自我,追寻人生的“北极星”,最终得以进入科学的殿堂。而当她和家人在努力和生活抗争时,恰逢现代人工智能开始不断取得突破。她亲身经历了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并通过在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研究,开启了新一波的人工智能浪潮,取得了不朽的成就。
在这本书里,她将带领我们回到那些重要科学发现的现场,帮助我们重新理解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它是如何产生的,未来又该如何“以人为本”,与人类的价值观进行对齐,这本书既是对重大科学突破幕后的精彩窥探,也是一位女性用好奇心和勇气突破人生困境的故事。
作者李飞飞,于2023年9月入选《时代》“百大AI影响力人物”。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
这是一本由美国作家塔拉·韦斯特弗所著的传记类书籍。该书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蓝本,讲述了她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塔拉·韦斯特弗描述了自己在一个极端保守的家庭中成长的经历。她的父亲坚信末日即将来临,因此拒绝接受现代教育和医疗体系。在这样的环境下,塔拉和她的兄弟姐妹们无法接受正规教育,只能通过阅读圣经和其他经典著作来自学知识。然而,尽管面临重重困难,塔拉依然渴望了解更多关于外面世界的知识。这部作品详细记录了她在求学过程中的艰辛与收获,以及她与家庭之间的矛盾与和解。
作者塔拉·韦斯特弗,是美国历史学家、作家。2014年获剑桥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18年出版处女作《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2019年因此书被《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影响力人物”。
《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
李四光、竺可桢、茅以升、华罗庚、钱学森、钱三强、程开甲……一位位中国院士的名字光耀百年。
本书精选各学科领域中最有代表性的40位中国院士,用孩子喜闻乐见、图文并茂的方式介绍中国院士们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展现院士风采及其科学成就,宣扬老科学家们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希望本书能够使广大少年儿童从此走近院士,熟悉和了解院士,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获得智慧和启迪,在科学的道路上奋勇前进,努力成为国之栋梁,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人生·百年”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委员会主办,文献情报中心承办,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人生·百年”项目组协办(项目组人员来自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何以为父:影响彼此一生的父子关系》
本书对父子关系进行了深刻而有力的描述。作者迈克尔·J.戴蒙德对父子关系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研究。他坚定地认为,父亲身份对儿子和父亲彼此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父亲会深刻地影响儿子,儿子也会影响父亲,父子关系的发展会跨越某些特定的发展里程碑。
他提出了“足够好的父亲”这一概念——一个能够培养自己的情感、全身心投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促进孩子成长的人。他写作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帮助男性好好抚育自己的儿子,在本书中,他分析了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父子关系,描绘了父亲的成长阶段(从妻子怀孕开始);追溯了父子关系,从儿子幼年时期的“监护人”阶段,到父亲允许儿子独立和成熟,引导儿子进入成年。而随着父亲的年老,父子相互再次走得更近,死亡成为必须接受的现实。本书将为读者理解父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迈克尔·J.戴蒙德,是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博士,临床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他在精神分析理论和技术、性别和男子气概、养育和父亲、创伤、分离和催眠等领域发表了许多期刊文章和书籍章节。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众多专家共同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常识的简明读本,出版50余年来前后历经4次重要修订,到今天仍然是大众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全书分礼俗、宗法、饮食、衣饰等十四个方面。本书曾在港台地区出版并被译成日、韩等语言流行于海内外。《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本次修订突破了以往的模式,特聘请在美国任教的汉学专家刘乐园,以中国考古学黄金时代的成果为出发点,通过近世考古发现与传统文献相结合的“古史新证”,从考古学和人类学的角度增补近期新文化研究成果。修订的文稿和图片注释无一句空话,深入浅出,新意连连,水平之高为数十年来同类出版物中之翘楚。修订的内容中增加了一部分与文稿相配合的图片,某些关键文物的照片解析力之高也是惊人的。完成后的修订版文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作者王力,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著有《汉语诗律学》《汉语史稿》等四十余部,主编有《古代汉语》《王力古汉语字典》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